经济>>焦点图

廊坊全国养老服务业破“三难” 构建养老服务新模式

2017-08-22 09:29:4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日,住在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的京籍老人在做康复治疗。 通讯员 贾少辉 记者 潘文静摄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 潘文静 孙占稳)

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事关我省上千万老年人的大事。

2014年8月,廊坊市被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首批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这个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6.6%的城市开始了养老服务探索。

促进和发展养老服务业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出台……3年来,廊坊市加速整合产业发展要素,在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对接京津三方面强力突破,初步形成了以社区居家为基础、机构养老为支撑、政府与社会共建、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解决用房用地难题,扎实推进社区居家养老

家门口建起的德亨仁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独自居住在位于三河市水电五局小区的徐奶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想吃饺子了,78岁的徐奶奶就打电话到服务中心,让社区管理员小马买肉馅来家里包饺子。煮好饺子,小马还会收拾房间,陪徐奶奶聊会儿天。服务按小时收费,一小时收取20元。不够一小时的,可以进行累计。

该中心经理孙大伟告诉记者,德亨仁厚在三河运营着14家网点,覆盖36个小区,服务5000多位老人,提供送餐、家政、代购、托管、就医陪护等多项服务。

居家和社区养老,被视为最符合我国养老传统、最契合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养老模式。可在建设用地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尤其是在一些老旧小区,怎样才能建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三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张振栋拿出的一份文件——《三河市住宅小区养老服务用房规划建设与使用管理的意见》上明确规定:已建住宅小区无养老服务用房的,由市民政局优先引入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力量不愿入驻的,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由市政府通过购置、租赁等方式解决养老服务用房问题。新建住宅小区由开发商按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无偿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将养老服务配套设施纳入小区建设前置审批条件。

为加快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廊坊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列入了《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目前在市区重点建设了18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全市建成了16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破解医养结合难题,逐步构建起养老与医疗相互融合的服务模式

查房、门诊、治疗……自从有了医生和护士,住在廊坊市福源老年公寓的两百余位老人愈发安心了。

83岁的邓奶奶患有阵发性心房颤动,从前发作时,都要到医院观察救治,来回奔波非常不便。现在感觉心脏不舒服,她只需按下房间里的呼叫器,护理员、医生就会迅速赶来。

福源老年公寓负责人赵淑媛介绍,老年公寓设立了一级医院,配有15名专职医护人员,设置了药房、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医保结算也已开通。

医养结合,能够使老人获得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但长期以来,由于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管理,医疗机构由卫计部门主管,医保由社保部门管理,分而治之的格局造成医疗和养老资源难以相互结合。那么,廊坊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

廊坊市民政局副局长杨建光告诉记者,在推进医养结合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建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并建立完善了医养结合政策体系,将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保障老人的养老和医疗需求。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廊坊通过在养老机构设立医院(医务室)、在医院增设养老护理床位、医院与养老院联营联办等多种形式,逐步构建起了养老与医疗相互融合的服务模式。截至目前,该市共建起8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盘活了大量闲置的医疗资源。

廊坊红十字万平中医医院就是一家设立了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的二级医院。这里的针灸、艾灸、按摩等康复治疗颇受入住老人的欢迎。75岁的杨爷爷患有脑梗、糖尿病,经常需要针灸、拔罐,以疏通经络、恢复肌力。增设养老护理床位两年来,这家医院凭借中医特色,吸引了上百名老人入住。

打破区域政策对接难,示范引领区域养老服务业发展

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是廊坊市养老服务业的一张名片。

这家位于燕郊燕达国际健康城的养护中心,吸引了1600余位老人入住,其中98%为北京老人。二期预计明年投入运营,8000张床位已被预订了一半。

北京老人为啥愿意到廊坊养老?

“距离北京近,两地政策都能享受,居住环境好,医疗有保障,文娱活动多,性价比很高。”83岁的原电力部退休工程师孟爷爷给出了答案。

孟爷爷拿出了一叠医疗门诊收费票据,他刚到养护中心北侧的河北燕达医院开了些中药。票据上显示,医保已实时结算。票据总额296.6元,孟爷爷自付了29.66元。

近在咫尺的河北燕达医院,为住在养护中心的老人们提供了方便的医疗服务,而且该医院常年有北京朝阳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北京三甲医院的医生坐诊。

除引入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外,廊坊还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着力破解京冀两地医疗养老政策上的壁垒。

按照《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协调与支持下,河北燕达医院率先实现了京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业务,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也拿到了北京市养老机构的运营补贴。

养老改革还在继续。

今年6月,廊坊市民政局与北京通州区民政局、天津武清区民政局签署了《通武廊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17—2020)》。未来,三地将打通政策衔接渠道,示范引领区域养老服务业发展,让改革成果更好地惠及三地老年人。

 

责任编辑:赵宏梅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