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商业资讯

“数智零工”时代到来 传统零工市场或将面临重新洗牌

2023-04-28 20:03:37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最近,以chatgpt为代表的应用技术破圈,因其颠覆性,其背后的“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无独有偶,在零工市场,一场由“数智零工”带来的市场变革已悄然发生。

零工经济搭上数字时代发展快车

打零工,早已并非只是传统的沿街蹲活等体力劳动,随着新经济的蓬勃发展,视频制作、网络主播、文案写手,甚至外卖骑手等新的就业形态的出现,增加了劳动合作关系的形式。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左右。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发布的《互联网时代零工经济的发展现状、社会影响及其政策建议》显示,2019年,中国“零工经济”对GDP总增量的贡献度为10.43%,预计到2035年,这一比重将增至13.26%,占GDP的比重将达到6.82%。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零工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明显。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要求顺势而为、补齐短板,清理取消对灵活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强化政策服务供给。此后,从国家人社部到各个地方,出台了大量“拓渠道”“优环境”“强保障”的支持措施,赋予了灵活就业和传统雇佣就业同样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2022年,国家人社部等五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38号文件,提出了将零工市场和“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结合应用。

在政策的指导下,各地也加快了搭建当地零工市场的进度。比如去年,山东就制定了零工市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在零工聚集地规划设置零工市场,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现场招聘、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综合服务。河北省也印发了《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若干举措》,通过实施12条举措加强零工市场建设,促进零工人员多渠道就业。

数智化升级解决传统零工市场痛点

“零工经济”新业态发展迅猛,自由职业者不断增加,在发展初期,传统零工市场的解决方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很多披着数字外衣的零工市场,实质上与传统的招聘并没有区别,很多问题亟需完善。

在传统的零工市场解决方案中,有两个主要痛点。一方面是传统的招聘形式,企业和打零工者双方需求难以精确匹配。另一方面,对于政府和个人来说,打零工者的劳动权益难以保障和监管。传统零工市场建设面临的企业招工难、劳动保障难等问题,亟需关注和解决。而数智零工市场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些。

在数智零工市场的解决方案里,通过企业和零工的大数据,进行智能化推荐和匹配,就可以实现精准劳务对接。在操作过程中,从任务的发包到接收,再到具体工作和获得劳务报酬以及后续,每一步都存有完整的数字链,这些数字链也是证据链,完整的链条留存,也最大程度的保障了劳务双方的权益。这种解决方案,也赢得了政府的认可。

“数智零工”落地方案市场需求旺盛

通过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官网查询,目前,广东、杭州、山东、河北等部分区域已经开始实施数智零工的解决方案,或者对已建成的传统零工市场升级数智化升级。

以河北栾城为例,据官方报道,3月13日,栾城和灵工邦进行了灵活用工市场战略合作签订仪式,对栾城零工市场再升级,灵工邦提供全套数智零工市场的解决方案。

市场需求的旺盛,也可以从企业一侧反馈出来。据灵工邦官方发布信息,企业最近接待了多地政府部门的考察,除了河北本地,如石家庄无极、唐山迁西、保定易县、高阳、邯郸武安等之外,还有全国,比如山东、山西、福建、贵州等组团考察。通过其官方发布信息来看,其数智零工项目已在石家庄矿区、栾城、辛集、山东茌平、威海等多地落地。

“数智零工”或带动行业整体升级

一边是“数智零工”项目市场热,各地政府需求旺盛,一边是“数智零工”行业入局难,能落地实施真“数智零工”项目的企业凤毛麟角。原因是,由于是行业新形态,很多中小企业转型困难,要么有技术没专业的行业经验,要么有专业的行业经验没有技术研发团队。

同时拥有行业经验和成熟技术团队,成为行业壁垒。一方面,行业经验对于在实际落地和提供后续完善服务的保障上,是必要门槛。另一方面,培养一支适合行业的技术研发团队需要时间。

在此情况下,一部分企业选择了另外出路,通过与头部企业合作等形式,代理区域业务,占领市场,与头部企业抱团发展。

当然,无论如何,“数智零工”带动行业整体升级或成为必然。因为这场由数字化+智能化引发的数智零工市场建设,不管是从更加精准、更有保障地解决社会就业的角度看,还是从促进经济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的角度看,都是一种必然并且充满活力。在零工经济的发展大潮中,建构于强大数字化、智能化的零工平台赋能型企业,将成为数智零工经济的重要建设主体。


责任编辑:白泽豪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